[隆眾聚焦]:磷酸鐵鋰生產工藝對比分析
磷酸鐵鋰的制備方法按照原料來分,目前主流的工藝有磷酸鐵工藝、草酸亞鐵工藝、全濕法工藝、鐵紅工藝四種。其中磷酸鐵工藝是目前產能占比最大、最常用的工藝,草酸亞鐵工藝路線下磷酸鐵鋰成本較高,全濕法工藝是比較先進的制備工藝,但是該工藝需要在高溫高壓下反應,不利于工業(yè)化生產。鐵紅工藝制備的磷酸鐵鋰通常性能較差,且應用企業(yè)少。
磷酸鐵鋰生產工藝產能占比
來源:隆眾資訊整理
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
截至2022年6月底,磷酸鐵鋰生產企業(yè)中,其中有4萬噸采用鐵紅工藝生產,工藝占比為2.57%;6.2萬噸產能采用草酸亞鐵工藝生產,工藝占比為3.98%;濕法工藝產能有36.65萬噸,工藝占比為23.54%,其余基本全部采用磷酸鐵工藝生產磷酸鐵鋰,工藝占比達69.91%。
磷酸鐵工藝
反應條件更寬松,可控性更強,生產設備簡單,工藝壁壘低。磷酸鐵產品性能主要取決于磷酸鐵品質,磷酸鐵制備工藝可利用濕化學方法對結構和形貌精確調控,產品粒徑可以控制做細且晶粒形貌規(guī)則呈近球形。代表企業(yè)為湖南裕能。
草酸亞鐵工藝
反應時燒結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氨氣、水、CO及二氧化碳的復雜氣氛環(huán)境,同時有較大的環(huán)保壓力。磷酸鐵鋰反應不穩(wěn)定,還原性氣體進入高溫反應段可能會導致產生雜相。代表企業(yè)為江西升華。
濕法工藝
水熱過程中需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鋰,成本較高,同時容易形成極易被氧化的 Fe(OH)2沉淀;工藝對設備要求極高。代表企業(yè)為德方納米。
鐵紅工藝
電池級的鐵紅要嚴格控制純度和粒度分布;磷酸二氫鋰中的磷酸根和鋰不易實現準確 化學計量比,易吸水,不穩(wěn)定。產品碳含量較高,低溫性能較好和倍率性能良好,一致性對原料要求嚴格。代表企業(yè)為重慶特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