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6日,山東長信化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板IPO獲上交所受理。
招股書顯示,長信化學擬發(fā)行不超過2671.03萬股,計劃募集資金9.25億元,將用于年產8萬噸N-甲基吡咯烷酮(NMP)及1萬噸納米導電劑循環(huán)利用項目、江西信敏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NMP水溶液及1萬噸納米導電劑生產項目、內蒙古長信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500噸納米碳管及配套酸洗提純項目、補充流動資金。

長信化學
山東長信化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6日,擁有山東信敏惠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、深圳安聯(lián)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、安徽信敏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全資子公司,現(xiàn)有職工300余人。
長信化學專注于精細化學品研發(fā)、生產和銷售。產品主要為N-甲基吡咯烷酮(NMP)、碳納米管(CNT)等鋰電池材料以及γ-丁內酯(GBL)、2-吡咯烷酮(2-p)、環(huán)己胺(CHA)、二環(huán)己胺(DCHA)、糠醇(FA)等精細化工材料。目前,CNT(納米碳管、導電漿料)已全面推向市場,將憑借優(yōu)異的性能助力高端鋰電產品的發(fā)展。長信化學回收套用GBL(γ-丁內酯)副產氫氣的產品鏈已日臻成熟,糠醇與環(huán)己胺的產能規(guī)模穩(wěn)居全國前列。2009年9月,長信化學第一期年產一萬噸NMP及配套一萬噸GBL裝置投產;2011年5月,長信化學第二期年產二萬噸NMP及配套二萬噸GBL裝置投產;2012年8月,長信化學第三期年產二萬噸NMP及配套二萬噸GBL裝置投產;2015年10月,長信化學第四期年產二萬噸NMP、一萬噸2-P及配套的六萬噸GBL裝置投產;2018年4月,啟動安徽工廠年產10萬噸NMP項目;2019年11月,安徽信敏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N-甲基吡咯烷酮項目工程通過驗收;2021年,長信化學啟動對內蒙古新奧CNT工廠的收購;2022年2月,長信化學年產2萬噸鋰離子電池納米導電劑項目正式開工。

據悉,長信化學已經完成2021-2025年NMP產能布局規(guī)劃,至2025年底,NMP年綜合產能將達80萬噸/年,屆時長信化學的CNT粉體將達1萬噸/年,CNT漿料產能將同步正式22萬噸/年,為蓬勃發(fā)展的新能源市場持續(xù)供應。
來源:長信化學、證券之星
資訊編輯:叢琳 0533-7026058
資訊監(jiān)督:叢琳 0533-7026058
資訊投訴:李倩 0533-7026993
免責聲明:Mysteel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及轉載內容,僅供客戶參考,不作為決策建議。原創(chuàng)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,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,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(chuàng)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。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方便學習與交流,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、完整性負責。申請授權及投訴,請聯(lián)系Mysteel(021-26093397)處理。